站内检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青海文化艺术网
  现在的位置: 青海文化艺术网青海文史古城印记  
昔日南大街
来源: 新华网
发布时间: 2014-08-08 14:54:25
编辑: 王宪(实习)

  解放前的西宁实际上只有东、西、南、北四条所谓的大街。其中最繁华热闹的是东大街,西大街次之,南、北大街则相对冷清。

  我记得1949年以前的南大街从大十字起往南到南门瓮城为止,大约在现在的南关街和夏都大街一带,10分钟就可以走到头。其宽度比东大街稍宽一点,硬土路面,沿街东侧有阳沟,时断时续地有流水流过。所谓路灯,就是一根约四米高的木头杆子上安着一盏方形木灯笼,每天傍晚总有一名警察前来添油点灯。别说晚上街上不见人,就是大白天也是稀稀拉拉没几个人,冷冷清清的。

  那时候,西宁市人口不多,所以平时在南大街上看不到多少行人,也很少有车辆通过,即使有,也是大通的马拉煤车或大粪车,如有汽车响着喇叭开过来,那是非常吸引人的事情。如果汽车停下来(多是卡车,极少有小汽车),马上就会有大人小孩围过来看,看了车头看车尾,看了上面看下面,有人伸出手来小心翼翼地摸一摸,有的还要蹲下来探头看看底盘。

  南大街比不上东大街热闹,主要是商业店铺没有东大街多,但有名的小吃还是不少。如南大街中段路西的“韩甜醅”铺,开有一间门面,门口小桌上有一只盛着甜醅的大瓷盆,每天两盆,卖完关门,不会晚于下午1点。附近还有一家“刘粽子”铺,不知同西大街的刘粽子是否同宗。这“刘粽子”铺和“韩甜醅”铺一样也是一间铺面,里间住家,外间卖粽子、枣糕。粽子分两种,有枣儿的和没枣儿的,用小瓷碟盛着,再给你浇两勺冰糖水或蜂蜜水,用小铜叉子挑着吃。那时,西宁人有个习惯,不管是买甜醅还是买粽子、枣糕,现买现吃的人不多,往往是打发小孩子拿个碗或盆来,买了带回家吃,现买现吃的也就是在店门口站着或蹲着吃,老年人顶多给你个小板凳,店里面没有供顾客坐着吃的桌椅。

  离这两家店不远的营房街口的北拐角,有个泥炉灶,每天都有一位老汉煮一锅洋芋在那里卖,锅盖上苫着厚厚的棉布,冒着热气,煮熟的“深眼窝”洋芋香气四溢,老汉时不时喊一声:“焦巴热洋芋噢!”吃的人还挺多,大多蹲在灶边,剥了皮,撮一点锅头上小碟里的盐撒上,我觉得那香味比吃肉还美得多。

  南大街路东还有尕余儿的酿皮担子,非常有名。冬天,他的酿皮担子上多了一只炉子和一口炒锅,除了酿皮、面筋,还有凉粉,把酿皮、面筋和凉粉块放在炒锅里,搁点油、调料一炒,那香味儿真可以让周围的人直咽口水。而且,他在炒酿皮和凉粉时还要加进去一勺冷米饭,我至今不知道这有什么作用,但吃起来就是格外香。

  南大街还有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只知他姓郭而不知其名,人们都称他“抓破天”。称他为“抓破天”,是因为他什么都干,冬天卖热冬果,夏天卖甜醅、热洋芋、油炸大豆等,想来是个脑子极为灵活的生意人。南大街离大十字不远处,路西大约是现在地下通道入口处,有一家“海菜铺”,叫什么字号记不清了,反正是两大间铺面,规模不小,什么海参鱿鱼、冰糖桂圆、苏杭糕点、京津糖果等应有尽有,大户人家是这里的主要顾客。

  说起南大街,不得不说说南大街小学。上世纪四十年代,学校紧挨着南城墙,砖石大门挺气派,一进校门就是个很大的院子,北面是两间教室,中间是通往里院的拱门,里面又是一个小院,东西各两间教室,北面是小礼堂,东面是两间教室的后墙,南面就是城墙,院中安了木制的篮球架。沿城墙根往东走进入另一个院子,东西北三面都是教室,北面两间教室中间也有拱门,里面也是一个小院,东西两面是教师宿舍,北面是教师办公室。沿南城墙再往东就是一段土坡路,下面就是大操场。(作者:王石哲)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进入青新论坛 ] [ 关闭窗口 ]
   
友情链接
编委会成员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中共青海省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青海省国际互联网新闻中心  青海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未经青海省国际互联网新闻中心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