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站内检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  页 | 文学创研 | 青海书画 | 青海文史 | 音乐舞蹈 | 唐卡堆绣 | 黄河奇石 | 昆仑美玉 | 青海摄影 | 民间文艺
  现在的位置: 青海文化艺术网首页民间文艺  
民族歌舞:展现高原神韵
来源: 海东时报
作者: 吴雨 整理
发布时间: 2017-06-27 08:20:54
编辑: 华文

  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网纹盆,是世界上最早记载人类舞蹈的实物,上世纪80年代,有关部门曾对青海全省舞蹈进行普查,收集或登记舞蹈数量近2000个,题材广、种类多、舞蹈语汇丰富,说明青海是名符其实的舞蹈之乡。青海绚丽多彩的民族歌舞是多民族文化长期融合交流形成的具有河湟风情的艺术形式。

  藏族民歌舞

  藏族人民能歌善舞,藏区素有歌舞之乡的美称。在青海,藏族舞蹈形式众多,风格多样,在民族艺术中独领风骚。玉树地区的卓(圆圈舞、锅庄舞)、依(音乐舞蹈一体的民间歌舞)、热巴(起先由民间艺人表演的歌舞说唱艺术)、锅娃(武士舞);安多地区的则柔、拉什则(神舞)、勒什则(龙舞)、莫合则(军舞)等等,是主要的舞蹈形式。安多地区的舞蹈,俯首含胸屈膝,动作幅度小,情感含蓄,婉转细腻。玉树的舞蹈则豁达开朗,雍容大度,欢乐明快,势如奔马。藏族螭鼓舞流传于我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一带,在历史上受到了吐蕃文化以及吐谷浑文化、西夏文化、蒙古文化和汉文化多元文化影响,古代文化遗存和现代文化形态并存。最早是当地藏族原始宗教祭祀舞蹈,对于研究藏族古代文化、宗教舞蹈和舞蹈史,都具有较高的价值。

  藏传佛教寺院遍布青海各地,宗教舞蹈羌姆(即法舞,或译为“欠木”、“欠姆”)历史悠久,风格多样,是藏族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个寺院的宗教舞蹈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格鲁派代表寺院塔尔寺的羌姆法王舞始于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是影响最大的宗教舞蹈之一,舞姿稳健庄重,神态威严。

  蒙古族、土族歌舞

  蒙古族的查玛舞、安代舞、马背舞等,体现了草原民族的矫健雄风。其中被称为蒙古族舞蹈活化石的安代舞,是一种流传久远的原生态舞蹈。安代舞发源于库伦旗,据考证约形成于明末清初。当时库伦体制是“政教合一”,寺庙林立,僧侣众多。清朝中期,各地闯关东的移民大量涌入草原,不同部落、不同地域的文化风俗相糅合铸就了库伦蒙古族文化,孕育了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安代舞。

  土族是青海特有的少数民族。土族舞蹈因所属民族支系、生产生活方式、所受文化影响等各方面的不同,各地舞蹈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独特性。如互助县的安召舞、民和县的纳顿、乐都县的四只虎、同仁县的於菟,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回族宴席曲

  回族的宴席曲最为著名,曾被誉为“甘青瑰宝”,主要以规劝、教育、赞颂为主题,舞姿朴实、文静、典雅。

  宴席曲主要在婚礼宴席上演唱,并有动作相伴,由宋代宫庭的《宴乐》这一名称转化而来,也叫“宴席舞”“菜曲”。宴席曲的表演形式活泼灵便,既歌又舞,有说有唱,很受群众欢迎。经初步调查,宴席曲的曲令有一百余种,一般一词一曲,曲调优雅婉转,曲曲感人;其所反映的内容十分广泛,有传统题材,也有现代题材,有固定的唱词,也有现场的即兴发挥。

  宴席曲内容丰富多彩、曲调形式多样、舞姿优美,所以从音乐,舞蹈、文学、民俗诸方面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已列入重要的艺术表演项目。从某种程度上讲,宴席曲是一部门源回族文化、民俗的小百科全书。

  另外,撒拉族也是青海特有的少数民族,其骆驼舞是民族历史和文化传承的珍贵资料。

  汉族民间舞蹈

  青海可以挖掘出许多中国文化一脉相承的信息,如大通、湟中地区的舞蹈“老秧歌”,表演者反穿皮袄、头饰羊角,被称为“大神”,体现出古代羌人对羝的崇拜,而视羝为大神的遗俗在社火中反映很少,据说古代羌人中的“端公”就曾以羊角为头饰。河湟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汉族舞蹈之一,是产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初的“八大光棍”,起先是在军旅社火中推出,后来民间争相学习,广泛流传。舞蹈以青年男女群舞对阵,青春洋溢,喜庆热闹,配以花儿曲调“四季调”,极富河湟生活气息。

  青海平弦、越弦

  青海平弦也称“赋子”,是青海地方曲艺的一种。主要流传于湟水流域农业区,它的曲调繁多、优美婉转,唱词严谨典雅、风格独特,遗产极为丰富。素有十八杂、二十四调之称,深受当地广大群众喜爱。平弦是一种联曲体的坐唱艺术,演唱形式十分古朴。由一人演唱,数人伴奏,气氛十分热烈和谐,令人陶醉。

  越弦也称“座场眉户”,在清代中期由陕西传入,所以主要曲调名称、主旋律、唱词的句式规律、韵律等等与陕西眉户基本相同。青海越弦是乐曲式联曲体的一种坐唱曲艺形式,一般是一人多角,也有二三人联唱等。座场演唱,群众围观,使观众与演唱者之间的感情交流十分融洽,是越弦演出的一大特点。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进入青新论坛 ] [ 关闭窗口 ]
   
友情链接
编委会成员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中共青海省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青海省国际互联网新闻中心  青海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未经青海省国际互联网新闻中心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