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站内检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  页 | 文学创研 | 青海书画 | 青海文史 | 音乐舞蹈 | 唐卡堆绣 | 黄河奇石 | 昆仑美玉 | 青海摄影 | 民间文艺
  现在的位置: 青海文化艺术网首页文艺评论  
神游传统之交通篇——出门乘轿 闭门造车(上)
来源: 青海新闻网
作者: 许存师
发布时间: 2017-07-26 08:34:03
编辑: 马振龙

  号称春秋四公子之一的齐国孟尝君,手底下有一个食客叫冯谖,他老兄成天在巷子里敲着一把破剑喊:“肚肚饿啊,想吃鱼啊!”吃了鱼,肚子饱了,力气有了,可他把那把破剑敲得更响了,喊的声音也更大了:“肚肚是饱了,可出门没有车啊!”

  俗话说:“饱暖思淫欲。”他吃饱了,不想别的,首先想到的是坐什么车,足见古人对出门坐什么车还是非常讲究的。

  最早的交通基本靠走,后来人们驯服了一些动物,就开始骑马骑牛了。但骑马是很受罪的,有时一天下来,屁股都要磨破了。骑牛速度太慢,小牧童优哉游哉还可以,真正把牛作为交通工具还是不行。

  于是,用牲畜拉的车便应运而生了。《尚书》中有“服牛乘马”的说法,可见,在中国,畜力车的出现至少可以追溯到4000年以前。拉车的牲畜主要有马、牛、驴、骆驼等。这些车里,最受人青睐的还是马车。因为牛车最大的问题还是慢,直到现在人们形容慢的话,还说慢得像牛车。其他驴车骆驼车什么的,都比不上马车速度快和风光,相像一下,高头大马,铜铃叮当,马蹄声声敲打在青石板路上,偶尔还夹杂着几声雄浑高亢的马嘶声,那是何等的风光。

  畜力车里最“香艳”的当属羊车,它的发明者是晋朝开国皇帝司马炎。司马炎统一三国后,把三国的美人佳丽统统拉到皇宫里,总共有近万人,个个貌若天仙。司马炎看得哈拉子直流,哇!这么多美人,到底去宠幸谁呢?就是一晚上一个,这一辈子也“幸”不过来呀!怎么办?想来想去,他叫人造了一辆用羊拉的小车,自己坐上面,羊停在哪个嫔妃宫女的门口,他就进谁的屋。于是,很多宫女为了得到皇帝的宠幸,就在路上洒下盐末,然后在门口多放几把青草。果然,羊一路舔着盐末来到门外停下吃青草,皇帝便下了车……

  在中国古代,乘什么车是身份的象征,比如同样是马车,穷苦人买不起更多的马,只能坐一匹马拉的车,但有钱人就不同了,他可以乘两匹三匹四匹五匹六匹……哦!六匹不行,乘六匹马拉的车是要被杀头的。

  为什么乘六匹马拉的车要被杀头呢?这是因为只有天子才配乘六匹马拉的车,所谓“天子六驾”。其他王公贵族最多只能乘四匹马拉的车。中国有句俗话叫“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就是因为,平常老百姓很难看到天子出巡,他们见过跑得最快的就是四匹马拉的车。所以大家赌咒发誓的时候最爱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车不仅是一个人身份的标志,它还是一个国家贫弱强富的象征。战国时,就有所谓“千乘之国”、“万乘之国”的说法。所以,可别小看了它们,从个人到国家,这些代步工具时时刻刻体现着主人的等级和地位。

  古代即便是天子坐的六匹马拉的车,但由于当时的车轮是木头做的,没有弹性和缓冲,再加上古代的道路毕竟不是柏油或水泥大道,所以坐在上面并不舒服,尤其是速度快了,不把你五脏六腑颠出来才怪。于是,有人开始琢磨发明了其他的代步工具。欲知这种代步工具是什么?敬请关注《神游传统》之交通篇——出门乘轿 闭门造车(中)。 (作者:许存师)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进入青新论坛 ] [ 关闭窗口 ]
   
友情链接
编委会成员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中共青海省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青海省国际互联网新闻中心  青海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未经青海省国际互联网新闻中心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