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站内检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  页 | 文学创研 | 青海书画 | 青海文史 | 音乐舞蹈 | 唐卡堆绣 | 黄河奇石 | 昆仑美玉 | 青海摄影 | 民间文艺
  现在的位置: 青海文化艺术网首页民间文艺  
互助县文化馆:改革改出大作为
来源: 青海日报
作者: 咸文静
发布时间: 2017-09-13 08:43:24
编辑: 华文

  “演员们注意了,彩排马上开始!”9月7日,记者在海东市乐都区体育场见到刘应军时,他和同事正忙着准备青海高原暨河湟第二届农产品展交会的开幕式文艺演出。承担这种大型活动,对于作为互助土族自治县文化馆馆长的他来说,已经是轻车熟路。但是,这种局面打开的时间不过短短几年。

  “这应该是我们文化馆近年来以改革促发展,积极创新工作方法,取得实效的一个缩影。”生产力就是竞争力。刘应军这样的感悟并非纸上谈兵,在大平台上崭露头角的背后,是互助县文化馆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文化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

   改革带来新思路

  2014年,互助县文化馆在全省率先成立文化馆理事会。回想起几年前的情景,互助县文化馆副馆长唐占宇仍然感慨万千。

  “几年前,文化馆的工作十分清闲,一年到头也没什么大事,就连送到群众家门口的文艺演出,都是演员们演什么,老百姓看什么。对于我们的工作,大家既不认可,也不欢迎。连续几年的群众满意度调查问卷反映出了问题的根本:不是群众不想看,而是我们的演出不对大家的胃口。”

  理事会成立后,这个由11位有关方面代表、专业人士、各界群众组成的决策层一下子改变了文化馆过去和群众需求脱节的局面,老百姓想看什么、想要什么直接摆在了桌面上。

  “以前外出演出多是馆里的演出团队擅长什么就演什么。理事会成立后,我们会定期收集和汇报百姓文化需求,对活动的形式、内容畅所欲言,建言献策,让文化馆的工作更接地气,更加受百姓喜爱。”民间“花儿”歌手、理事会成员之一的杨全绪说。

  百姓点单、政府买单、团队竞演。在理事会制度的推动下,县文化馆确定了11个项目服务基层群众,每年举办各类免费培训班10余期,剧场公益演出15场次,送戏下乡100多场次,每年服务群众达到10万人以上。活动的针对性、时效性显著增强。

  管理理念的创新为文化馆的发展做好了顶层设计。随着改革的深入,人才的需求显得日益迫切。

  “原来我们馆除在编人员外,只有10名招聘人员。随着摊子逐渐铺开,我们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通过招聘,现在整个团队扩大到八九十人,考核制度也进一步细化。”唐占宇说。

  来自海南藏族自治州的才让本刚来文化馆参加工作时,是一名舞蹈演员。经过几年的历练,如今,他已经成为歌舞团的一名舞蹈编剧。

  “现在工作特别忙,演出下乡排练培训,时间排得很满。”才让本一边和演员商量接下来的节目,一边笑着告诉记者,虽然工作辛苦,但同工同酬也极大地提高了聘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现在,他每个月的收入都在5000元左右。

   改革带来新气象

  有了人才做保障,文化馆的部门也逐一细化。除了财务部、策划宣传部、美术摄影部等八大部门外,还建起以歌舞团、秦腔团为代表的八大剧团。至此,自上而下的工作体系初步形成。

  “这八个剧团,都是‘养团不养人’。”唐馆长笑着说。原来,剧团成员都是基层文化能人、民间文化艺人和文艺爱好者等。文化部门提供设备和人员培训,剧团经费按照“谁邀请,谁支付”和政府购买服务解决。

  “现在,我们已经形成了‘闲暇季节排练、农忙干农活、务工季外出务工,有演出任务时随叫随到’的团队服务模式。农民组成的团队不仅接地气,演出内容也受大众喜爱。”

  剧团的成立不仅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为大家带来了额外的收入。这样的例子在团里不胜枚举。

  今年50多岁的李咏梅和贲发玲都是互助县东山乡地地道道的农民。在加入“花儿”艺术团之后,培训、演出、比赛……二人原本固定在田间地头的生活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特别是在青海丝路花儿艺术节中,两人还拿到了第一名。

  “我们团现在有66位成员,年龄最小的只有16岁。统筹安排下,每人每年至少都有两次参与演出的机会,此外,还能参加培训、交流学习。其实增加收入并不是关键,而是让我们农民也走了出去,见了世面。”“花儿”艺术团负责人之一的虎文林感慨道。

   改革带来新活力

  “以前,县上体制内文化人才不足,乡镇普遍缺少文化服务人才,文化建设面临‘小马拉大车’的管理和服务困境。在改革中,我们挖掘体制外文化力量,成立县文化志愿服务总队,82名工作者同时承担着文化志愿者的角色。团员们分成2人至3人的文化志愿小组,联点全县19个乡镇及8个县城社区,开展文化帮扶工作,实现了县、乡、村三级联动服务。”刘应军介绍道。

  来自东山乡大庄村的“双虎妹”是“花儿”圈子里的明星。对于这对从小就爱好文艺演出的姐妹花而言,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

  姐姐虎文林原来在医院工作,妹妹虎文兄是一名导游,经过应聘有机会成为文化馆的工作人员。虎文林告诉记者,文化馆的工作为她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不仅经常有机会登台演出,还能参加培训,到外地交流学习。特别是2015年,还推出了二人的第一张专辑。

  当然,和其他工作人员一样,“双虎妹”也是文化志愿者。“到村里给乡亲们排练歌舞、挖掘基层的文化能人、收集民间的传统文化资料都是我们的工作。”提到在基层的工作,性格开朗的虎文兄打开了话匣子。她也坦言,群众对于他们的态度,也有一个从被动配合到主动参与的转变。其中的原因,就是老百姓切切实实感受到了这些工作的好处。

  资料显示,目前全县共有19个乡镇文艺队、132个农村社火队、7个农村秦腔业余剧团,8支皮影戏演出队,11支电影放映队、82支农村广场舞队,8支安昭队,1支藏舞歌舞队,24支农村歌舞队。县文化志愿者服务总队通过组织实施规范化服务,扶持基层秦腔业余剧团,皮影戏剧团、歌舞队等农村、社区演出队60多家。

  通过挖掘有发展前景的文艺人才,县文化馆先后申报了6名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家住县城的师延兴就是其中之一。

  虽然因为腿部残疾行动不便,但师延兴的烙画在县城小有名气。申报成功后,他的知名度明显提升,作品的价格也比之前翻了一番,而且多以定制为主,每年年收入几十万元。

  “除了个人,我们也大力培育特色乡镇文化品牌,积极打造‘一乡一品、一村一品’。像五十镇的‘盘绣’、丹麻镇的‘花儿’等文化活动品牌已颇具影响;加定镇、松多乡的‘跑马会’、五峰镇的‘舞狮’等体育活动也已形成品牌。这些工作的开展在丰富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带动乡镇文化产业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正如唐馆长所言,改革为互助的基层文化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

  “培养了一批人才、创作了一批文艺作品、打造了一支过硬的队伍。”刘应军把改革成果概括为“三个一”。

  有实力,有开阔的视野自然能走得出去。现在,这个团队的脚步已经迈向了国外。韩国、西班牙……所到之处,都迎来一片赞誉。而我们也期待,这个小小的文化馆,再干出一番大作为。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进入青新论坛 ] [ 关闭窗口 ]
   
友情链接
编委会成员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中共青海省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青海省国际互联网新闻中心  青海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未经青海省国际互联网新闻中心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