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站内检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  页 | 文学创研 | 青海书画 | 青海文史 | 音乐舞蹈 | 唐卡堆绣 | 黄河奇石 | 昆仑美玉 | 青海摄影 | 民间文艺
  现在的位置: 青海文化艺术网首页最新动态  
青海古代民歌系列报道之三 《小麦谣 》:千年前的河湟民歌
来源: 西海都市报
作者: 王十梅
发布时间: 2017-10-16 14:04:04
编辑: 华文

  东汉末年,政治黑暗,战争频繁,百业凋敝,生活在河湟地区的羌汉先民们过着农田无人耕种、禾苗枯死的悲惨生活。曾广为流传的民歌《小麦谣》,就是东汉桓帝年间青海羌汉先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小麦青青大麦枯,谁当获者妇与姑,丈夫何在西击胡,吏买马,君具车,请为诸君鼓咙胡。这首歌词简单的民谣就是《小麦谣》,它最早记载于《后汉书·五行志》,《乐府诗集》又题为《后汉桓帝初小麦谣》。我省文化历史学者董绍宣先生在之前编纂《青海艺文志》时,在《续汉书》中发现了这首时政民歌。

  东汉末年,

  河湟地区民生凄苦

  秦汉以前,青海地区一直都是羌人生活的地方。到了汉武帝时期,西汉势力逐渐进入河湟地区,大量的汉人逐渐进入河湟,与当地的羌人生活在一起。为了保证青海地区的长治久安,时年76岁的赵充国临危受命在河湟屯田。

  《青海通史》记载,赵充国率众拓荒垦田,除了耕种了西起临羌,东至浩门的2000余公倾原来羌人和汉人农民所开垦的土地外,还在地势平坦的河湟两岸肥沃之地开垦了大量的荒地。除此之外,赵充国还兴修水利,让这些农田更加肥沃、丰饶。河湟地区的社会、政治、经济也因此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马援是东汉的开国功臣之一。东汉初年,马援受命再次在河湟地区屯田。他在河湟地区“开导水田,劝以耕牧”,河湟地区出现了“郡中乐业”的升平景象。随着河湟地区耕地面积的不断扩大,以及水利灌溉设施的不断改进,铁犁牛耕等内地先进的耕作方法和生产工具也传入了青海。此时的河湟地区农业发展迅速,百姓安居乐业。

  但这样的局面,到东汉末年后,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我省文化历史学者董绍宣先生介绍,东汉后期,政治黑暗,战争频繁,西部的地方官吏和豪强对羌人实施了残酷的压迫政策,致使河湟地区百业凋敝,农田荒废,生活在河湟地区的汉羌百姓生活困苦不堪。

  民谣见证百姓生活

  据《青海通史》记载,东汉末年发生的三起事件,最终彻底激发了羌人的反抗情绪,一些羌人部落联合起来,开始反抗政府的暴政。

  第一件事是烧何羌(羌人的一支)年迈的女首领比铜钳无端被俘,比铜钳是羌人中颇具威望的女首领,也是羌人主动归顺汉王朝 的领 导者 之一 ,为 羌汉 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第二件事情是汉 中郎 将窦 固无 故征 讨烧 当羌,还霸占羌人居所,强迫烧当羌7000余人迁徙到别的地方。第三件事情是安夷县吏强取豪夺卑湳羌(羌人的一支)妇女为妻,后来事态扩大,金城郡太守血腥屠杀卑湳羌人数百人。在这些连环事件的影响下,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青海羌人和湟中义从胡便开始联合,反抗汉族统治,东汉朝廷开始派兵镇压。战争的爆发,不管是给羌人还是 汉人 ,都 带来 了巨 大的 灾难。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在其著作《中国通史》中,详细分析了东汉朝廷之所以压迫羌人的原因。首先,因为到了东汉末年,羌人与汉人混杂居住,在这种情况下,羌人的势力已经远远不如西汉时期强盛,东汉军队击溃羌人,很容易建功立业。导致一 些官 吏无 故征 讨和 杀戮 羌人,以谋求功名;其次,东汉末期, 朝政 由宦 官和 外戚 轮番 控制,很多官员开始贪污受贿、大肆敛财,而战争就是当时最好的敛财方式。

  董绍宣先生说:“既然羌人起事反抗,东汉王朝自然会出兵镇压。东汉王朝一面镇压羌人起义,一面广征士兵和马匹物资,致使 河湟 地区 劳力 不足 ,正 常的农业生产受到影响。而到了东汉桓帝年间,汉王朝更加穷兵黩武,丝毫不顾及老百姓的死活,只是一味调派兵马,导致河湟地区劳动力严重缺乏,大量农田中的禾苗枯死,庄稼只能由妇女们耕种。”河湟地区的羌汉先民敢怒却不敢言,怀着悲愤的心情,创作了这首《小麦谣》。

  我省曲艺学者谢承华先生也曾研究过《小麦谣》,他说,《小麦谣》的前几句介绍了因为常年战争,男人们都去打仗,农田只能由 妇女 打理 的情 形。“吏 买马,君具车”,描写了老百姓上战场时招兵买马的情形。“请为诸君鼓咙胡”,“咙胡”即喉咙,“鼓 咙胡 ”的 意思 是鼓 运喉 咙,把话咽住,不敢说话,表达了当时羌人百姓敢怒不敢言的心情。

  这样的歌词,表达了在家耕种农田的妇女想念出征的亲人,盼望着战争停止的情绪,反映了广大人民渴望过和平生活的殷切愿望。

  谢承华说,这首民歌语言表达朴素流畅,情绪鲜明,生动自然。三言句式和七言句式错杂,节奏 鲜明 ,是 汉朝 民歌 中的 佳作。

  三老赵宽碑佐证河湟东汉史实

  在青海省博物馆的展品中,有一块大概碗

  口大小,颜色黝黑的残碑,那就是著名的三老赵宽碑。虽然是残碑,但是透过展柜玻璃,依然能看清残碑上的部分字体。

  上世纪40年代,乐都县高庙镇白崖子村村民在挖土时,挖出了三老赵宽碑。当时的三老赵宽碑的碑体和碑文都比较完整。从当时的碑文拓片可知,三老赵宽碑的碑高1.10米,宽0.55米,厚0.17米。碑额大篆书“三老赵掾之碑”。全文为汉代正隶694字,落款“为光和三年十一月丁未造”。可惜后来因为火灾,三老赵宽碑被焚毁,现在,碑身仅存碗口大一块。

  三老赵宽碑出土后,很快受到了书法界和史学界的重视。书法界评价三老赵宽碑书体精美,兼有张迁、华山、校官诸碑之长,界乎曹全和孔庙之间。别具一格,是汉隶中的佳品。三老赵宽碑中所记载的历史史实,也为研究两汉时期河湟地区的文化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史书记载,《小麦谣》的创作时间可能是在东汉桓帝元嘉元年,既公元151年。关于《小麦谣》中反映的历史,在我省出土的三老赵宽碑中也有反映。

  赵宽是赵充国的五世孙,曾任破羌县(今乐都境内)护羌校尉假司马,负责管理青海地区归顺的羌人百姓。可能是因为对东汉末年腐败朝政的厌倦,之后赵宽辞去了官职,专心研究学问。东汉桓帝元嘉二年,公元152年,也就是河湟羌汉战争爆发后的第二年,赵宽病逝于浩门。他的后人将他的家世、功绩镌刻成了三老赵宽碑。

  董绍宣先生介绍,《小麦谣》中所抒发的心情,在三老赵宽碑中也有所反映。碑文中说,东汉桓帝初,因为战争致使河湟地区“郡县残破、吏民流散。”赵宽死于公元152年,此时正是河湟地区汉羌百姓大唱《小麦谣》的时期。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进入青新论坛 ] [ 关闭窗口 ]
 
·青海古代民歌系列报道之一 千年往事 匈奴悲歌
[09月18日]
·世界级指挥大师祖宾·梅塔首次执棒中国民歌
[08月13日]
·“高原放歌六月六”民歌展演圆满落幕
[06月30日]
·“高原放歌.六月六”全国部分省、市区域文化馆联盟友好单位民歌展演开演
[06月30日]
·18首各具特色的民歌放飞高原
[06月30日]
 
友情链接
编委会成员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中共青海省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青海省国际互联网新闻中心  青海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未经青海省国际互联网新闻中心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