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青海文化艺术网
  现在的位置: 青海文化艺术网青海文史青海百科  
刘屯村:明代大将遗落在高原的珍珠
来源: 海东时报
发布时间: 2017-10-24 08:33:45
编辑: 华文

  1377年,朱元璋登上皇帝宝座已有十年时间,按理说此时的大明王朝应该天下太平,海晏河清。但此时,在青海地界,发生了一件丢了大明脸面的事,乌斯藏在给大明运送贡品时,遭到吐蕃残部抢劫。

  一生戎马的朱元璋自然震怒,同年农历四月,派邓愈任征西将军,和副将军沐英前去征讨吐蕃反抗势力。邓愈、沐英领兵进入甘肃、青藏,分三路前进,深入吐蕃腹地,追杀敌人至昆仑山,俘虏斩首万余人,获马、牛、羊20余万匹,并且招降诸国,开辟疆土数千里。朱元璋闻听捷报,降旨嘉奖邓愈,赐红蟒暖袍一件,玉带一围。

  可惜的是,邓愈班师回朝途中生病,当年十一月初九日到达寿春的时候,邓愈因病去世。朱元璋闻讯大哭,停止上朝三天,亲迎灵柩祭奠,并追封邓愈为宁河王,谥号武顺,肖像挂在太庙中享祭。朱元璋还亲自选择墓地,将邓愈安葬在南京雨花台,墓前置六对石翁仲石马,山上遍地松柏,禁止砍柴打猎。并命人将邓愈的功绩写入《洪武功臣录》。

  邓愈是什么人物,竟让朱元璋如此器重?这还要从头说起。邓愈是明朝开国名将,原名邓友德,16岁领兵抗元,1355年率所部万余人从盱眙投奔朱元璋,任管军总管,朱元璋将他改名为邓愈。

  邓愈曾跟随朱元璋渡长江,攻克太平(今安徽当涂)、集庆(今南京),直取镇江,屡立战功,升为广兴翼元帅。随后,邓愈转战浙西,屡败元军。因为军功屡次升官,历官佥行枢密院事、江西行省参知政事、江西行省右丞、湖广行省平章、右御史大夫、太子谕德。

  其实,在灭吐蕃之前,邓愈就曾和青海有过交集,1370年,即明洪武三年,邓愈跟随徐达远征甘肃,深入青藏。邓愈率兵奋战北元残军王保保部,斩首2000级,俘获王爷公爵以下百余人,士兵8万多人,骆驼、马匹、辎重不计其数。同年农历八月,攻克河州(今甘肃临夏)、乌斯藏(今西藏中、西部)诸部,招降吐蕃(今川、青、藏交界地区),追击北元豫王至西黄河,在黑松林斩杀元大将阿撒秃,大军深入甘肃西北数千里。因此,河州以西皆属明朝版图。他由此被晋封为荣禄大夫、右柱国,封卫国公。

  邓愈一生战功卓著,并和很多明朝大将都有过良好的合作,1355年农历六月,邓愈和常玉春领兵自巢湖南下,鄱阳湖之战大获全胜,先后攻占牛渚矶、太平、溧阳、溧水、句容、芜湖。后来,邓愈又和徐达顺势占领镇江、丹阳、金坛、广德。没有人怀疑邓愈的军事才能,他征服了湖南、江西等地元军,还曾击退陈友谅的多次进犯,并将其彻底消灭。然后从湖北到河南,都曾出现邓愈征战的身影。

  也正是在征战吐蕃期间,邓愈委派河州左卫指挥修筑贵德城(现存贵德古城)。贵德城建成后,又在河州卫选拔世袭百户刘庆、王猷、周鉴三人,各携眷口,赴贵德守御城池。其中,刘庆驻守地就是今天我们将要探访的贵德县河西镇刘屯村。

  刘屯村最早为刘屯寨,属于明朝屯边形成的“贵德十屯”之一。它位于黄河南岸巴吉西山、铁巴拉南山脚下,地处黄河上游贵德盆地西南端的河谷阶地。村里各家各户的院落几乎都掩映在树木郁葱之中,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凡是能栽树的地方都有树,白杨、榆树、垂柳、椿树、槐树、梨树、桃树、杏树、苹果树、沙枣树等在这里随处可见,身处其间,让人有几分世外桃源的感觉。

  刘屯村西北侧就是大名鼎鼎的文昌庙,这个依山坪台修建的庙宇正殿是砖木结构歇山顶式横坊斗拱建筑,雕梁画栋,正殿殿脊、屋面瓦全部是优质深绿色琉璃砖,并饰以镏金宝塔在屋脊。石阶是整个建筑群的轴,左右对称,由两道牌楼、山门、石阶及楼阁组成,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而局部装饰以及殿内布局和塑像造型体现出汉藏合璧的特点。

  刘屯村有上刘屯和下刘屯之分,古老的刘屯寨就在下刘屯村,寨墙东侧为通往上刘屯的马路。如今,刘屯寨寨墙破坏严重,仅存西侧一段寨墙,残高5米。刘屯寨呈长方形,东西宽100米,南北长150米,南墙开有两门。为了应对突发的情况,刘屯寨东面还建了马新庄堡和刘家堡。据村中老人回忆,刘屯寨昔日有刘屯闇门、边墙、烽墩、刘庆寨、刘家堡、马新庄堡等防御实体。寨门顶部有门楼三间,登城道在南墙内,由东向西到达寨门楼,寨门外右侧是二郎庙,大殿坐北朝南庙门向东。这些古迹于1958年被人为毁坏殆尽,仅残存一处烽火台。

  贵德在历史上是东至河州、北上西宁、西南通果洛的交通咽喉重地,而刘屯寨正扼守在北通西宁的贵德黄河浮桥和南通果洛的德吉温泉沟口,历来就是一个交通交会点。

  刘屯村这个古老的村庄,从明初设屯至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它和刘家堡、马新庄堡构成一个防御实体,成为屯田军民组成贵德城西征讨匪患、安定地方坚固的桥头堡。刘屯处于“诸番环居”的民族格局之中,扼守交通要冲。屯寨、城池象征着国家政权,代表文明程度较高的刘屯先祖移民进入文化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以后,为了防备汉文化被其他文化同化,自觉地采取多种方式,有意识地使自己的文化不因社会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至今刘屯村仍保留有自己独有的方言体系。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进入青新论坛 ] [ 关闭窗口 ]
   
友情链接
编委会成员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中共青海省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青海省国际互联网新闻中心  青海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未经青海省国际互联网新闻中心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