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站内检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  页 | 文学创研 | 青海书画 | 青海文史 | 音乐舞蹈 | 唐卡堆绣 | 黄河奇石 | 昆仑美玉 | 青海摄影 | 民间文艺
  现在的位置: 青海文化艺术网首页文艺动态  
神游传统之科举篇——学而优则仕(上)
来源: 青海新闻网
作者: 许存师
发布时间: 2017-11-07 09:24:04
编辑: 马振龙

  宋朝有个老头叫陈敏修,为了参加科举考试耽误了娶老婆,一直到73岁才考上进士。皇上看他胡子一大把,就问他多大年纪、有几个孩子。他老实回答说还是光棍一条。皇上又是同情又是怜悯,竟然做起媒来,找了一个30岁的姓施的女人嫁给了他,并且陪了很厚的嫁妆。当时有人就写了个打油诗:“新人若问郎年纪,五十年前二十三”。

  无独有偶,宋朝还有一位老光棍的经历跟陈敏修差不多,他叫陈峤,年近六十才及第。一考上,立刻提亲的人都快踩破了门槛。老光棍一下子变成了抢手的香饽饽!他东挑西捡了半天选了个中意的成了亲。新婚之夜,陈峤“一树梨花压海棠”,自嘲又有点自得地赋诗感慨道:“彭祖尚闻年八百,陈郎犹是小孩儿”。老当益壮、雄风犹在、顾盼自雄的感觉跃然纸上。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没考上的时候,没人搭理连个老婆娶不上,一旦考上,不管你美丑老少、高矮胖瘦,也不管你出身何处,身体如何,还有没有性能力,反正天下美女任你挑,甚至还可以做上驸马爷——比如陈世美。除了可以随便讨老婆之外,你只要科举中的,就意味着你有的官作了,意味着你有大把银子挣了,意味着香车美女花园房了,意味着将来只要大奶奶放你一马,你再娶几个小老婆都没的问题了……

  科举考试有这么多的好处,怪不得中国古人要把科举金榜题名时,同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一道,并称为人生四大快事了。怪不得中国的知识分子们排着队穷经皓首、削尖脑袋,甚至不惜耽误终身大事去参加科举考试了。

  科举制度始于隋朝,而在此之前,九品以上的官员大都被世族豪门垄断。这就是说,你能不能当官,不取决于你自己的本事、能力、水平、学识,而是取决于你爸爸、你爷爷、你祖宗的本事、能力、水平、学识。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时高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没错,当时的王侯将相就靠“种”。时下流行的“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这句俗语,用在当时,也是非常贴切的。

  这当然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为什么中国古代,尤其是在隋唐以前,动不动就诸侯割据、群雄并起?试想一下,平头百姓尽管聪明绝顶、能力超群、学富五车,最终却无施展之地,王公贵族尽管愚蠢透顶、能力平平、不识之无,却照样出将入相。这谁受得了?谁都想奔个好前途、好命运,面对这样的选人制度,不造反行吗?于是,造反者振臂一呼,应者云集,于是,天下便打成一团……

  所以,到了隋朝的时候,有人建议举行考试,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家不分贫富、祖不分贵贱,谁考得好,就选拔谁做官。科举制度应运而生。

  实事求是地说,科举制度为寒门子弟、普通文人进入仕途开辟了一条门径,是令“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好事。一大批贫寒子弟有了晋升通道,打破了逐渐固化的阶层,不论你原先是庄稼汉、穷秀才、小商贩,只要科举高中,则一步登天、平步青云,你、乃至你全家的命运就此彻底改变。于是乎,全社会形成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风气;于是乎,“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神话不断上演。同时,它也为当时的统治者网罗了大批人才。一时间,参加考试的书生,浩浩荡荡如过江之鲫从全国各地蜂拥而来,据说,唐太宗李世民看到大批学子鱼贯进入考场,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尽入我彀中矣!”

  科举考试分好几个层次: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童试是最初一级的考试,中者称“生员”,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秀才;乡试每三年在各省举行一次,凡秀才均可参加,考中者称为“举人”;会试在乡试后在京城举行,考中者称为“贡生”;殿试则在会试后举行,一般由皇帝亲自主持,考中者为“进士”,其中前三名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状元、榜眼、探花。欲知中国第一个状元是谁?一共出过多少个状元?还有,他们是如何被点中状元的?敬请关注《神游传统》之科举篇——学而优则仕(中)。 (作者:许存师)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进入青新论坛 ] [ 关闭窗口 ]
   
友情链接
编委会成员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中共青海省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青海省国际互联网新闻中心  青海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未经青海省国际互联网新闻中心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