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青海文化艺术网
  现在的位置: 青海文化艺术网青海文史青海百科  
汉据河湟 邮路通达
来源: 西海都市报
发布时间: 2018-01-31 09:33:33
编辑: 华文

  我省出土了许多印鉴,陇西中部督邮印就是其中一枚。陇西中部督邮印长、宽2.4厘米,高只有1.4厘米,很小巧,但是这枚小小的印章,却见证了汉代河湟地区行政机构建设及通信邮驿建设的历史。

  1972年农历十一月,河湟大地上一派萧瑟。一天,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中川公社清泉王家村的村民王国忠和其他几位社员一起,到村北一个叫“花儿曼来”的台地上劳作。“花儿曼来”是土语,意思是妈妈的坟。

  王国忠手中的铁锹一下一下地翻动着台地上的黄土。就在此时,王国忠的铁锹似乎碰到了一个坚硬的物体,王国忠用手拨开黄土一看,发现自己铁锹碰到的是一个铜带钩和一枚印章。因为文化程度有限,王国忠等人并不清楚印面的内容。

  王国忠等人发现一枚印章和一个铜带钩的消息不胫而走,民和县文化馆馆员赵存禄先生专程前往清泉大队调查了此事,并向青海省文物考古队作了汇报。

  铜印为汉代遗物

  赵存禄先生介绍,清泉王家村出土的印章和铜带钩是汉代文物。据《民和史话》记载,印章为红铜质、桥钮,方形。印面上是阴刻篆文“陇西中部督邮印”七个字。据考证,陇西中部督邮为汉代官名。铜印的主人可能是一位汉代时曾活跃于民和等地的督邮,因为缺少其他实物佐证,这位督邮到底是谁,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史料记载,汉武帝时期,随着李息、徐自为征伐羌人,以及赵充国屯田河湟,河湟地区逐步纳入到了汉王朝的版图。

  海东市民和县文联主席马晓晨介绍,西汉时,在今天甘青接壤处设置了金城郡,郡治就在今民和。今天甘肃临夏及我省海东市民和区的南半部均属于陇西郡管辖,所以陇西中部督邮印才会出现在民和。

  据史书记载,自西汉以来,为了方便中央管理,根据各郡的情况,会将一郡分成两到五个部,每部设置一名督邮。赵存禄先生介绍,汉代时陇西郡可能分为两三个部,今民和中川地区可能属于中部管辖。

  汉朝,河湟建立邮驿体系

  督邮是督邮书掾、督邮曹掾的简称。史书中关于督邮的记载很多,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是《三国演义》中,因盘剥刘备、关羽、张飞,而被张飞鞭打的督邮。

  督邮最早的职能是督送邮书,举凡国家政令,郡治政策,以及相关政令的文书等,都需要督邮负责传递到各县,这就要求有便捷的交通和邮驿为督邮提供方便。

  西汉时,青海地区的邮驿建设取得了重要的发展。汉时,西宁称为西平亭,亭其实就兼有邮亭的功用。汉朝统治河湟后,羌人的反抗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屡禁不止,因为战争的需要,这也促进了河湟地区邮驿系统的发展。

  《汉书·赵充国传》记载,西汉时河湟地区的驿传急递效率非常高,赵充国屯田河湟时,一些紧急文书从河湟地区传递到长安,4000里路途,往返只需要七天。

  据《青海通史》记载,汉代以前,经河湟地区到祁连山南,沿湟水至青海湖,再经柴达木盆地二道新疆若羌的青海道,是重要的东西交通之路,被我国历史专家裴文中先生称之为“主要之道”。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研究员闫璘介绍,汉时丝绸之路青海道和河湟地区邮路的发展相辅相成。汉朝,在匈奴和汉朝的双重挤压下,河湟地区的西羌被迫迁徙,从而促使了青海道的拓展和延伸。汉朝河湟地区邮路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靠了丝绸之路青海道。

  丝绸之路青海道是因为经济贸易、物资流转、人口迁徙等原因形成的道路,汉代丝绸之路青海道的发展,也促进了邮路的发展。

  督邮印的史学价值

  随着汉代中央集权的日益强化,我国的邮驿、交通的组织管理也更加完善。

  邮、亭、驿等邮驿组织逐渐有了专职的吏卒,因而督邮无需再专司督送邮书,转而以监察属县为主要职责。

  后来,督邮甚至成为了郡守了解各属县的耳目,督邮的职权也开始扩大,逐渐有了代郡守督察属县的权利。

  马晓晨说:“陇西中部督邮印在民和出土,说明汉代时,中央王朝就已在青海东部地区建有地方行政机构,河湟地区郡县二级地方监察体制也已形成。”

  据史书记载,督邮虽然官职不大,权利却不小,凡在督邮管理部内,上自王侯权宦,下至亭长小吏,均为督邮的监察对象。除了督察官吏,督邮还对教令传达、地方豪强、违法刑狱、地方赋税等内容有监察权利。当时,督邮因为地位的提高和权利的增大,成了“郡之极位”,一直到了隋代废郡,督邮才被废除。

  史学家认为,清泉王家村汉代督邮印在民和出土并非偶然,它不仅见证了汉时河湟地区丝绸之路的繁荣,邮路的通达和便捷,更重要的是,根据督邮这个官职职能的转变,不难看出,汉时中央集权在河湟地区的巩固和健全。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进入青新论坛 ] [ 关闭窗口 ]
   
友情链接
编委会成员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中共青海省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  青海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未经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