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站内检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  页 | 文学创研 | 青海书画 | 青海文史 | 音乐舞蹈 | 唐卡堆绣 | 黄河奇石 | 昆仑美玉 | 青海摄影 | 民间文艺
  现在的位置: 青海文化艺术网首页最新动态  
【非遗大调查】探寻青海民间艺术之源
来源: 海东时报
作者: 张德生 鲁占魁
发布时间: 2018-12-27 08:11:01
编辑: 华文

  青海文化艺术网讯 随着娃娃渐渐长大,怎样让刘延彪学会一种谋生手段,成为压在刘文平心口的一块石头。

  刘家数代都是木匠,作为家里的长子,刘文平也很想把木匠的手艺传给刘延彪。在青海农村,家里的家具都是请木匠做的,沟渠、田间地头的杨树是最好的木材,杨树耐寒耐旱,生长速度较快,非常适合在青海这样的高海拔地区茁壮成长。因此,青海东部农村最多的就是白杨,房前屋后、田间地头,但凡有点地方,都会种上白杨,每到夏天,整个村落都掩映在杨树林中。而到了冬季,挺拔的白杨又像是一个个卫士,守护着村民们的安康。

  青海东部农村都是庄廓院式建筑,主房坐北朝南,一侧是厢房,另一侧则是草房,储藏牛羊需要的草料,或者干脆建成牛羊圈。厨房多在主房内,和土炕连在一起,这让生火做饭产生的余热,就会变成“暖气”。大家也都知道,青海气候没有春秋之分,四季不是特别明显,冬天特别漫长,又特别寒冷,土炕是万不能少的。

  庄廓院建设中就地取材,地基用大的鹅卵石,院墙和房屋墙壁用土夯制,为了增加墙壁的耐用,防止因雨雪侵蚀倒塌,泥巴里加了麦草或红柳枝条。房顶多是由当地杨木做成房梁、椽子,再敷上泥巴。

  在旧社会,青海农村几乎清一色的土坯房,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民居早已升级改造为砖瓦房。

  不管多么穷,家具还是要做的,最起码要做一张八仙桌,几个凳子,再就是米面柜。这也是青海东部农村的一大特色之处。众所周知,青海是高寒地区,不生产大米,青海人以面食为主,并不经常吃米饭,可为什么非要做米柜呢?这还要从一个传说说起。

  在青海河湟地区,有一个耳熟能详的传说似乎揭示着青海汉族来源的问题:明朝洪武年间,一年的元宵节上,许多南京市民都在街上玩社火、猜灯谜。朱元璋也兴致勃勃地微服出游,逛到珠玑巷,看到一户人家在灯笼上画了个骑着马的大脚女人,怀里还抱着个大西瓜,让路人猜这个灯谜的含义。朱元璋一看,不禁大为恼火:这灯谜的意思不是在诋毁马皇后吗?马皇后恰好是淮西人,且是大足。于是认定这户人家有意侮辱马皇后,一怒之下便拟一道圣旨将全巷的人发配到了青海。由此,青海这个曾经的羌地才有了汉族。

  这个传说并非毫无根据,一些地方史学者的研究中,发现了许多青海汉族家谱中有关于祖先来自南京珠玑巷的记载。

  很快,青海地方史研究人员为南京珠玑巷人迁来青海找到了佐证,《纲鉴总论》之《广注·明朝篇杀京民》中写道:“帝以元宵灯谜画一妇女,手怀西瓜乘马,而马后脚甚大。上曰:彼以皇后为戏谑,盖言淮西马后脚大也,杀京民不守本分者。”《明史演义》也记述了这一故事,并明确记载发生这一事件的时间是“洪武三年元宵”。

  经到南京实地考证,研究人员发现明朝时的南京确实有名称类似珠玑巷的街巷--朱子巷,这一街巷最初叫“珠屐巷”,而在民间则有“珠玑巷”、“朱氏巷”、“竹子巷”等多种俗称,而在文献上则大多称为“珠履巷”。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珠屐巷”的地理位置在今天南京城南地区的许家巷,位于三山街西南,东起中华路,西至中山南路原铜作坊段,因清同治年间许毅尚书住此而得名,根据《南京古今地名对照》记载,“珠履巷”就是许家巷西端自四圣堂西铜作坊一段。“珠屐巷”古属南京柳树湾地区,是明朝重点移民区。特别有意思的是,云南汉族也自称来自南京竹子巷,看来都是从南京走出去的,至于是被发配还是被移民,多数专家还是倾向于后者。

  有史料记载,明初经过十几年的战争后,一些地区人口稀少,要恢复发展经济就需要大量移民,经常有好几个县、好几个府集中在一个地点出发,如现在很多人都说自己的祖先在山西大槐树下,因此,青海汉族说来自南京珠玑巷就不难理解了。

  当然了,青海古为蛮夷之地,也是边境之地,青海汉族是中原地区历朝历代长期移民的结果,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特别是戍边军人的落户,使青海汉族人口逐渐多了起来。

  秦汉时期,特别是汉代,由中原向西部大规模的移民运动就开始了。公元前61年,70岁的汉将军赵国充西进平息羌乱。出于长远的战略考虑,赵国充向汉宣帝三次上《留屯田十二便》奏章,建议在河湟地区罢兵屯田,汉军一手握枪守卫边疆,一手握锄开田种粮。奏章建议从临羌到浩门(今甘肃永登。青海民和一带),开垦2000余公顷土地,留步兵120281人,分屯至各要害处垦田,待春雪消融时,引水灌溉,再伐木600余株,顺湟水下放,建造沿途驿站,同时整修道路交通,架筑桥梁。

  如此,军队每月所需粮食由原来的99630斛减至27363斛,剩余粮食还可以充实国库。赵国充“寓兵于农”的策略实施后,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汉武帝时,汉王朝与北方匈奴进行了三次大规模决战,自张骞开通西域后,在今河西走廊相继设立了河西四郡。公元前111年,汉将军李息、徐自为率10万大军打败了与匈奴相连并威胁汉朝廷的羌人联盟军队,大部分羌人归降,其首领杨玉被封为归义侯,另有部分羌人退居到青海湖西南的大山深处,中原王朝至此开始经营青海。汉军在青海设置“护羌校尉”一职,专门管理湟水流域军政事务。汉王朝西定青海,汉人也逐渐从内地迁徙过来,在河湟地区安家落户、垦田种地。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在《兵车行》一诗中所描述就是发生在青海的大非川之战。青海自古都是兵家所争之地,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发生了许多悲壮的故事。大非川位于今天的兴海县境内,唐代名将薛仁贵带领的大军在这里全军覆没,他本人也因此落了个贬为庶民的下场。如今,海南地区有不少薛姓人家,他们都自称是薛仁贵的后代。

  由此可见,古战争的发生,也是汉族来到青海的一个重要渠道。

  此外,经商是汉族来到青海的另一个重要渠道。

  历史上青海是唐蕃古道、丝绸南路必经之地,今天的湟源是茶马互市的重要地点,国内外客商云集于此,其中也包括中原的汉族商人。吐谷浑王朝发展至鼎盛时期,为了扩展草场,一度将控制中心迁徙到青海湖附近,北可与蒙古草原接壤,向西可通往西域、中亚,向南可到达西藏及印度,向东可与黄河、长江流域发生贸易往来。公元五世纪至七世纪,吐谷浑不仅成为中西陆路交通的桥梁,而且在北方和西南民族交往中起到中介作用,其开辟的丝绸南路不仅为开发和建设祖国西北边陲做出了巨大贡献,还让众多客商云集青海,其中许多客商都定居下来,如回族、汉族等。

  唐贞观十三年,唐太宗将弘化公主许配给吐谷诺曷钵汗,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唐蕃古道由此鼎盛。唐蕃古道是唐朝时期一条连接中原内地与青藏高原的“天路”,东起长安,过甘肃临津关到青海的乐都、西宁,向西翻过日月山,全长3000公里,其中一半以上路程在青海境内。至宋代青唐城(今西宁)建成后,吐蕃、回纥、汉人等商贾聚集于此,并被允许在这里建房居住、坐地经商,大批汉族由此落根青海。

  为什么在这里讲这些故事?通过了解历史,我们就找到了下弦以及青海民间艺术的源头。在青海河湟地区,每年元宵节都会有社火表演,这些民间艺术里,都有着南京等地的民俗遗风。再比如,同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同仁土族於菟,则明显带有古楚文化烙印。而青海民间小调、民间音乐,多数都是由省外流入,像秦腔直接从陕西传入,毫无疑问,下弦等也是各地民间文化结合的产物。

  (国家级非遗下弦系列报道之三)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进入青新论坛 ] [ 关闭窗口 ]
   
友情链接
编委会成员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中共青海省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  青海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未经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