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 青海书画 | 文艺动态 | 文学诗歌 | 书法名家 | 绘画名家 | 影视原创 | 摄影天地 | 唐卡堆绣 | 音乐舞蹈 | 戏曲曲艺
您现在的位置: 青海文化艺术网最新动态
【新春走基层】癸卯兔年感受“文物里的中国”
来源: 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 2023-02-06 09:17:52
编辑: 李龙

  青海文化艺术网讯 春节假期,你是怎么玩的?这个春节,全国各地文旅市场衍生出各种新玩法,青海也不例外。2月1日,记者走进青海省博物馆,看到不少市民正在展厅内津津有味地观赏文物,在知识和艺术的熏陶中感受着“文物里的中国”。据统计,仅从大年三十至1月底,线下参观人数就达5779人次;新推出的大展宏“兔”——癸卯(兔年)新春生肖文物图片联展线上系列展参观人次达2.5万。

  “博物馆不仅是一个文化场所,也是了解当地历史、文化、艺术的地方。这里有很多珍贵的老物件,家里老人喜欢来,孩子们也能了解不少传统的知识,有益于文化传承。”带着一家三代6口人来参观的省城市民祁红玉兴致勃勃地告诉记者。

  “这个‘金扣蚌壳羽觞’制作好精致啊,真漂亮!这是不是古时候的人用来喝酒的器皿?”一位观众好奇地询问讲解员。但见展柜里的“金扣蚌壳羽觞”呈椭圆形,蚌壳质地,圆底,敞口,蚌壳口沿处用传统工艺包金边,口缘两侧有横柄,通体较薄,呈银白色。耳杯巧妙地利用较大的蚌壳做杯身,又用贵金属黄金镶边,制作精细,造型优美,里外晶莹锃亮,光泽圆润,白色蚌壳与金色镶口交相辉映,是那么和谐自然,华丽而不失本色,让人不由赞叹古人高超的技艺和审美!

  “没错,这件于1985年12月在青海省西宁市南滩砖瓦厂出土的‘金扣蚌壳羽觞’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盛酒器具。我们通过对其材料来源及制作工艺的特殊性研究后,可以推断出它应为墓主人生前所用之物,也说明耳杯的拥有者生前具有显贵的身份地位,其器物本身也具有很高的工艺水准和观赏价值,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省博物馆讲解员王梅对藏品进行着细致的解读。

  “现在,民众的节日休闲方式有了变化,越来越多的人钟情于文化体验;尤其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走进’博物馆,触摸历史、回味传统,来感受博物馆里的新年俗,可以给予人们参与式的文旅体验。”青海省博物馆馆长王进先告诉记者。

  据介绍,春节博物馆热,除了民众的休闲理念有了新变化,主要得益于省博物馆近几年切实践行“让文物活起来”的理念。特别是文旅融合之后,省博物馆作为城市的灵魂,不断提升社会影响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比如这个春节吧,为更好地激发民众出游热情,让观众过一个充满“中国味道”的新年,青海省博物馆就特别策划了“迎春纳福大展宏‘兔’”新春系列活动,从小年(1月13日)到元宵节(2月5日)共策划开展五场新春活动,目前参与人数达到千人以上,“写春联”“剪窗花”“画五福”“抽红包”“猜灯谜”“做兔灯”等中国传统年俗文化体验一一贯穿其中,成为癸卯新春佳节期间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这是我第一次来青海,在我的认知里,想要了解一个地方最好的途径就是去当地的博物馆。在这里,我看到了青海多民族文化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感受到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古今交融。同时,对青海、对历史有了更深认识,真是不虚此行。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够走进青海省博物馆感受文化魅力。”来自江西师范大学的学生李蝶蝶说起观展,兴致勃勃。

  记者了解到,春节期间,省博物馆一方面加强了展厅安全管控与人员引导,适度增加了观众进出馆通道数量,简化了入馆流程。另一方面,策划了丰富多彩的展览、非遗项目展示和民俗活动,尽可能多视角、多维度、全方位地将青海的历史文化一一呈现。瞧,上千件奇珍异宝汇聚一堂,讲述着“人与史”“人与物”“人与民俗”“人与精神”的故事,在为观众献上文物新春礼的同时,也让更多人的文化消费需求得到了更好的满足,成为青海文旅产业强势振兴的一个侧影。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关闭窗口 ]  
   
 
主办单位:中共青海省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 青海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青ICP备19000163号-7
未经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